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档案揭秘
全国第一座“农民集资,收费还贷”的公路桥梁:高埗大桥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9-12-25 15:20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高埗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农民集资,收费还贷”的公路桥梁,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

高埗大桥建设的背景

高埗与东莞县城隔河相望,距离仅7公里,但到县城要绕道28公里,并过一个渡口,耗时三个小时,群众称为“隔河千里路”。交通的不便,使高埗成为一个“孤岛”,“三来一补”企业引不进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运不出去。高埗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建设桥梁改善交通的要求非常迫切。1979年,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及其他政策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供了政策便利。在此背景下,高埗党委决定采用“农民集资,收费还贷”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高埗大桥。1981年,高埗由集体和个人集资250万元兴建,1984年1月7日竣工通车。

“高埗大桥模式”的特点

“高埗大桥模式”采取“县给补助、银行贷款、区镇自筹、群众集资”等办法,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惯例、大胆尝试、开创新路做出了积极探索。高埗大桥模式是高埗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公共产品市场化的一次成功实践,其核心“集资建桥、过桥收费”,具有明显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高埗在兴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吸收各方面的投资。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还有其他的投资者。二是基础设施使用有偿化。使用有偿化是相对无偿使用而言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未转向资本市场,整个投资格局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只要列入计划,就可以无偿使用,不必考虑回收投资。“高埗大桥模式”采用“过桥收费”的办法收回投资,收取的过桥费用于偿还群众的集资款和银行贷款,开启了有偿使用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探索。三是投资方式市场化。“高埗大桥模式”通过集资、贷款方式解决资金问题的方式,首次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产品市场,向社会开放接受投资资金。这是初步以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广开渠道争取和筹集资金的手段。

“高埗大桥模式”的典型意义

“高埗大桥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高埗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闯敢试的一次成功实践,为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提供可借鉴样本。《人民日报》高度评价高埗大桥:“高埗区的做法给人们打开了思路”,“值得各地借鉴”。

“高埗大桥模式”大大拓宽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力促进了广东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广东公路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的状况,开创了一个路桥建设新路子。“高埗大桥模式”作为公路桥梁向社会集资的成功实践,在广东、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引起了积极反响。这种模式很快在东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面推广。借鉴“高埗大桥模式”,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较早实行“以路养路、以桥养桥,以电(电信、电力)养电(电信、电力)”的模式,走出一条“投入—产出—再投入”良性发展路子,初步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对广东乃至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发挥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高埗大桥模式”以群众集资方式修桥、收取过桥费还贷的非常之举,开创了东莞、广东乃至全国一个的先河,体现了东莞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更为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打开了思路,破除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